媒体报道 Media Press

阳光城“高息”冲第一梯队 五年内目标500亿

时间:2013-10-19 来源:华夏时报

进入上海一年获得6个项目,其中有三个紧邻自贸区。闽商房企阳光城集团扩张势头之猛,让业界对这匹地产界杀出的黑马不得不侧目相看。

 

今年包括阳光城、旭辉地产及泰禾集团等闽商系房企,大举在京、沪、杭等市场扩张。而阳光城也定下向第一梯队进军的目标。10月16日阳光城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金额133亿元,累计销售面积113.2万平方米。据了解,阳光城将明年的销售目标初定为250亿元-300亿元。

 

资金成本较高

 

闽商房企阳光城集团(000671.SZ)近期备受关注,这与其9月在上海的投资大幅扩张拿地有很大关系。在刚刚过去的9月,仅一个月的时间里阳光城在上海用于拿地的金额已逾30亿元。

 

10月16日阳光城公告称,公司将为在咸阳、福州的三个子公司提供约14.6亿元的担保。这一则公告,再次引起了业界对这家福建籍地产公司的浓厚兴趣:扩张速度惊人的阳光城,如何在短期内获得扩张的资金?

 

“之所以快速扩张是因为,如果不把规模做上去,未来在市场上将很难有自己的立足之地。”阳光城总裁陈凯表示,去年房企前十名的门槛为300亿元,今年已经提高至433亿。对于中型房企来说,只有努力向第一梯队靠近,才会有未来。

 

而对于扩张的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,陈凯表示阳光城主要是通过“债+股”的方式获得。

 

据克而瑞统计,阳光城2012年的贷款中,银行借款为15亿元,仅占总借款的16.8%;其余大量的融资则是通过信托、地产PE的方式获得。

 

陈凯介绍,去年公司的融资成本的确较高,约在12%-15%左右;而今年则将融资成本降至10%左右。

 

“股权融资的风险小、成本低,债权融资的风险则相对大一些。因此我们采取了股权+债权的方式融资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。其中与歌斐资本的战略合作,是支持我们快速扩张最重要的一支力量。”陈凯指出,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,房企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。

 

一线领先房企的平均融资成本只有4%-8%左右,中型房企的平均成本在10%以上,而一些规模小、渠道匮乏的小企业,融资成本可能在15%以上。

 

“某种意义上房企规模与融资息息相关。规模大、项目多,房企融资渠道将得到拓展,融资的议价能力将更大,成本也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。”陈凯表示。

 

五年内实现500亿

 

“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能会到200亿。明年希望能够做到300亿。”阳光城营销总监王锋表示。

 

这一目标在外界看起来有些难以置信,并引来质疑:阳光城有言过其实之嫌。对此王锋回应,他们有足够的货值完成上述目标。

 

自2010年完成全国布局的战略目标后,阳光城开始实行高速扩张战略,在各个地区的拿地数量增速明显。

 

2011年34亿元销售额,2012年83亿元,至今年前三季度133亿元的销售额,二年的时间里这家闽商房企的销售额翻了近四倍。

 

在土地市场,该公司扩张之猛也令人咋舌。2012年新增拿地金额达44亿,用于拿地的金额超过了销售额的六成,可售货值接近200亿。

 

而今年阳光城拿地扩张与融资的速度依然不减,甚至势头比去年还要猛。据该公司披露的信息,今年阳光城在全国共新增了12个项目,累计拿地面积115.75万平方米,拿地金额累计64.96亿元,可售货值约705亿元。

 

而在明年300亿元的销售目标中,以上海中心的长三角预计销售100亿元;福州、厦门、龙岩等福建区域将贡献100亿元;而兰州、太原、西安的中部板块目标为50亿-100亿元的销售额。

 

据了解,该公司内部真正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实现500亿元的销售规模。但由于外界已经对阳光城过快的发展有所质疑,因此这一500亿元的目标并没有对外做过明确的公布。

 

对于外界所质疑阳光城如何能实现如此快的增长,阳光城人士表示,这与其高速的周转有很大关系。

 

“新增项目的平均地价只有3140元/平方米。由于土地成本较低,因此我们可以完成高速周转,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”王锋说,阳光城开发项目从拿地到销售的平均周期为7.98个月,而太原一个项目的最快周期甚至只有6.3个月。